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辉山“暴跌”给中国乳业的五大启示

2017-03-29 09:32   来源:食悟
概要:3月24日,辉山乳业股价一夜回到解放前,暴跌来得太突然,就连公司董事长杨凯都猝不及防。但万事必有因,而且一定是多重因素叠加,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不用再去赘述了,期待各方妥善解决。

  本文将带您聚焦:辉山暴跌的“十大启示”。

  ①没有资本、地方政府的助推,根本无法打造乳业全产业链。

  种草、养牛、加工和销售,四个环节统称“乳制品全产业链”,不是所有人、所有企业都有能耐打造全产业链。

  中鼎牧业含辛茹苦地在养牛,然后把原奶卖给伊利蒙牛等乳品加工企业,只赚辛苦钱;蒙牛十大元老杨文俊很有本事,但也只能打通繁育+养牛这一半产业链。难道他们就不想实现种养加销一体化吗?全产业链环节太多,投入巨大,管控挑战巨大。

  查阅辉山乳业2011年以来的财务数据,我们看到,在2013年上市前两年,2011、2012年营收分别只有3.7亿元和13.3亿元,2013年上市以来,营收从25.5亿元接连增至2016年的45.3亿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养牛规模不断增长,甚至将全产业链(又称“奶业都心”)模式复制到江苏,深耕东北市场多年后,瞄准华东市场。

  养牛需要饲草,种草需要土地;养牛需要牧场,牧场需要土地;养牛需要奶牛,奶牛需要购买及繁育;养牛需要管理,管理需要人才……更更重要的是,牛和人一样,都需要吃饭,每天不停地吃饭,要想挤更多的奶,就要吃更多更好的饲草。

  市场需要产品,产品需要研发,研发需要人才;市场需要品牌,品牌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投入;市场需要团队,团队需要人才。总之,快消品离不开投入,投入,再投入。

  这一切,都需要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的强有力支持,而且需要持续支持,这样才能实现财富、政绩和业绩滚雪球式的增长,做大做强。

  ②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太过艰难,只有姓“国”或者“央”,方可做大做强;反过来,只要做大做强,就很容易失去控制权。

  老干妈为何打死都不上市,华为任正非何等英明,不上市自然有他的道理。蒙牛创造十年奇迹后,终归还是投入央企怀抱,尤其是民生行业,做大做强后,一旦要脱手,也只有央企才更有意愿去接管。

  辉山乳业在新的公告中坦承,公司董事长杨凯已向辽宁省政府请求协助,因为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立即获得平稳解决。

  是啊,这个时候只有识时务的政府才有可能出面协调,至于能否摆平,仍需要全盘考虑得失利弊。但无论如何,只要能够求助于政府,只要有政府的一线希望,就可能给债权人和资本市场带来十倍希望。

  ③做乳业,需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赚慢钱,稳扎稳打方可长久。

  乳业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种草、养牛、加工和销售,每个环节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默默耕耘,需要有一种俯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前几年,地产很火,房地产投资回报率远高于乳业,这几年,随着一线城市调控,加上土地出让受限,一些投资转向二线三线城市。虽然可以廉价拿到土地,但开发、销售都需要一定的周期,如果销售再不理想,那么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

  也有乳企,走了乳业+影视的双轮驱动战略,比如皇室集团,但这要看老板的资源调动,以及是否擅长两条腿走路。

  做企业,没有人不想着做大做强,做大做强又有很多路径,聚焦主业稳健增长,还是多元化,并购重组实现外延式增长,多元化战略成功者很多,比如澳优、合生元在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基础上又拓展到营养保健品行业。但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比如恒大,农业、乳业和矿泉水业务高调起步,黯然收场。

  总之,走得稳一些,可能会慢一些,但总不会摔倒。

  ④只有先把市场做强,才能支撑全产业链做大。

  从整个乳业全产业链来看,种好草才能养好牛,养好牛才能产好奶,产好奶才能够有好产品,有好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认可。但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做多大,还是需要反逻辑来倒推:只有把市场做好了,才可以去投入巨资打造全产业链。因为,终能够到消费者餐桌,被消费掉的,才算是好产品。

  这就给正在从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发展中的中小乳企敲响了警钟,比如君乐宝,光明乳业,新希望,庄园牧业,等等,在大手笔布局上游的时候,还是需要量体裁衣,搞清楚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空间,而不应该仅仅考虑地方政府的需求。

  要知道,地方政府是一届又一届,一波又一波,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长远。

  ⑤企业老总平时要主动与媒体接触,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猜测。

  食悟君认识很多企业家,尤其是乳业,可谓千奇百怪,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愿意跟媒体打交道的企业家,回避媒体的企业家。

  如果说没有上市的老干妈,问遍媒体圈,都打听不到陶华碧的电话,会觉得很正常,因为人家没有必要去巴结讨好各路记者,只要专心做好辣椒酱就好了。

  但乳制品企业的老板们,还是应该放下架子,多跟媒体做心与心的沟通,让舆论认识你,了解你,进而了解你企业的真实情况。否则,一旦遇到危机事件,记者们则是可以撒了欢似的挥洒文字了,其中,难免有一些新记者因为不了解实情而过度猜测。

  还是那句话,身正不怕影子斜,与其让舆论在危机时分议论纷纷,不如自己平时主动袒露心扉。

编辑:相宜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