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新希望乳业正在准备筹划独立上市,新希望乳业方面表示,目前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相对于伊利、蒙牛而言没有优势,但作为区域品牌整合者,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成熟可复制的经验。
近年来,新希望一直致力于整合西南、华东、华南地区的区域乳企,先后收购了苏州双喜、湖南南山、西昌三牧等地方乳企,试图以收购的企业为基础,在当地加强布局低温奶产业链,以低温奶为依托与蒙牛、伊利的常温奶争夺区域城市的市场。
乳业专家王丁棉分析称,新希望乳业作为独立板块上市,从乳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是利大于弊的,新希望乳业的扩张不同于北方乳企大规模养殖和生产,其并购的手段和措施有明显的“南派”作风,即以小而多的特点为主,众星拱月式的散落在各个区域城市。
“新希望乳业未来必然还会继续并购扩张谋求打造全国性的品牌,整合各个区域乳业的标准是上市前后为重要和困难的工作。”王丁棉说。
转型全国品牌谋求上市
2006年,新希望以收购的部分小型乳企为基础,正式成立了新希望乳业,但由于业绩一直不如意,在2010年从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合中剥离,目前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创立的草根知本控股。
新希望乳业是由收购多家区域乳企组成的,成立之初,由于并购的部分企业存在团队、人员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在新希望发展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在剥离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合之前,业绩持续低迷,但随着整合的初见成效,新希望集团的高层也希望将乳业重新返回股市。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乳业本身是较为独立的行业,新希望集团希望乳业板块独立上市,利用多个平台撬动资本,扩大整个集团的体量。
“在区域化问题上,新希望乳业整合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新希望乳业要实现顺利上市,需要加大区域的整合力度,在IPO之际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加大谋求上市的筹码。”宋亮说,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看重乳业在整个新希望集团的地位,也为了避免被蒙牛、伊利入股的情况,新希望乳业需要资本的介入。
区域乳企整合待考
新希望作为四川起家的企业,在自身拥有畜牧养殖背书的情况下,低温奶产业链布局的发展顺风顺水。经过十余年发展,自2015年起开始第二轮的收购动作,收购了苏州双喜、湖南南山、西昌三牧等区域乳企,在此之前的轮收购中,将四川华西、昆明雪兰、大理碟泉等区域乳企纳入旗下,目前新希望的产业已经布局西南、华东、华南等地区。
根据欧睿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新希望乳业的零售额约为65亿元,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目前液态奶的市场状况却颇为严峻,伊利、蒙牛在常温奶市场优势非常明显,低温奶方面光明与三元分别把控华东和华北市场,相比前者的体量,新希望乳业在规模和布局等方面还是稍显逊色。
区域乳企向外扩张的效果一直都不尽如人意,以大的区域乳企光明和三元为例,前者在北京的子公司直到2016年才止亏,后者在上海、华东等地区的子公司仍面临亏损的局面。宋亮告诉记者,目前整个低温奶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新希望乳业独立上市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加快对区域乳企的整合,完成新希望乳业从区域乳企到全国性乳企的蜕变,未来新希望必然还是延续目前的战略,即整合现有品牌和企业,以并购拓展其他地区的市场。
在新希望的定位方面,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曾表示,新希望乳业战略上定位于城市型乳企,产品上以低温产品为主,管理上统一标准保持持续性。上海奶业行业协会专家委员顾佳升告诉记者:“与北方的乳企不同,新希望并未有大的养殖基地,在收购各个地方的区域乳企之后,由于各个收购企业的养殖规模和体量较小,所以其产业依托所在的主要城市,成为了城市型的产品供应体系。”
新希望的拓展似乎是另辟蹊径,新希望在并购其他区域企业的速度和数量远超其他企业,在拥有了众多品牌之后,新希望选择了保留这些区域品牌并加运营,使得整个新希望的公司格局呈现出以新希望为中心“众星拱月”的架构。
对此,王丁棉认为,新希望所收购的诸多地方乳企,其体量更为小,新希望面临的是旗下“小而多”的情况,每个地区的子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标准的问题上很难实现一蹴而就,所以就选择保留品牌,再逐步发展更替,“未来在标准化的问题上,新希望还是需要继续整合,以形成全国性品牌,谋求上市在获得资本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品牌效应,为将来进军一线城市造势。”王丁棉说。
对于新希望乳业“小而散”的特点,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看来,从营销角度方面,新希望乳业在谋求打造全国性品牌的过程中,较为分散的布局不利于未来资源和产品的再聚焦,很难有后续的爆发力。如何进一步深化整合分散的布局资源,将是未来新希望乳业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的关键。
(亲贝网)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