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母婴研究 > 正文

儿童版Facebook横空出世,距离儿童社交网络还有多远?

2017-04-11 09:57   来源:Zoe Dismap
概要:十几年前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想到在前不久,一款名叫ARMOTO的儿童智能机器人打出了儿童版Facebook的概念。这让一些关注该领域的从业者不仅感叹:我们现在距离儿童社交网络还有多远?

  其实,并非等到这款ARMOTO打出“儿童版Facebook”的噱头,大众才恍然儿童社交网络的必要性。在互联网还没有像如今这般普及的几年前,一些诸如儿童早教机、故事机的产品已融入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批用户。当然,那个年代的产品并不能被冠以儿童社交的概念,顶多是一些以低龄儿童为目标的纯商业产品。

  而近几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覆盖人们的所有日常,而且智能科技不再似以往那般高高在上。而一些“看到商机”的企业将这两点结合起来,相继推出了带有“网络”概念的儿童科技产品,并在其中浇灌相关内容,或者图像、视频、文字等。而这,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作儿童社交网络体系中的雏形产品。

  就在去年,两款儿童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公众视角,次让大家意识到:对孩子而言,或许也应该真正拥有一款智能移动设备。

  而极客爸爸也有幸体验过这上述的产品,坦白说,这两款产品在硬件打磨、产品内容,以及体验度上都做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中一款产品更是直接打出了“专属于孩子的平板”的口号,其阵势绝不输于将要开辟一块新领域。

  所有的这一切商业行为,似乎都在向公众传递着一个概念:围绕着“打造儿童社交网络”而衍生的商业模式,即将迎来风口。

  孩子真的存在社交需求吗?

  孩子真的存在社交需求吗?想要探讨儿童社交网络的任何话题,都绕不开这个起点。而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众家长都深有体会:家中的孩子更愿意与同龄人讨论时下in流行的游戏,而不愿意坐在沙发上和你沟通他/她在学校的近况。年龄、兴趣相仿的孩子总是更容易打成一片,这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实。不同的是,现在的孩子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对他们而言的社交圈,更多的需要用智能硬件作为载体来实现。

  而极客爸爸在接触过时下众多主打儿童科技+的产品之后,无一意外地发现一个现象:不论是何种属性的产品,在体现功能属性之外,开发者都在产品外延中加入了类似“社区”、“交友”的功能元素。比如旨在培养儿童饮水习惯养成的智能水杯,加入了交友功能,孩子可以通过水杯与周围同样拥有同样水杯的小伙伴成为好友,在之后的饮水日常中,可以通过相互竞争,增加彼此间的互动。而以安全守护、定位监测而发家的儿童智能手表,也在经过产品的几代发展更新之后,将重点转向了社区生态,孩子之间的交互性被无形中放大。不论是之前360儿童手表想要依靠内容打造属于孩子的社交生态,还是近糖猫新品中植入的“糖猫头条”的功能元素,似乎从业者已经嗅到了一丝方向并且开始付诸行动。

  儿童社交网络,何时?何像?

  其实除了在具象产品上做文章,积木玩具界的巨头乐高早就将触手伸到了儿童社交网络的版图。在今年年初,乐高专门为13岁以下的儿童设计了一个社交网络LegoLife,但为了保护儿童隐私,乐高对这个社交网络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只能输入Emoji进行交互。

  当然,乐高建立这个网站的初衷是让孩子们上传自己的乐高积木作品,类似于Instagram的图片社交网络。虽然网站在实操的过程中“阻力颇多”,比如交互的单一性,注册时孩子必须填写一个父母的电子邮箱来进行验证,用户昵称不能自己填写,只能从乐高随机生成的昵称中选择(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儿童在社交网络上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其他身份资讯)。

  即便如此,乐高已经确实在网站领域,进行了次儿童社交尝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合理猜想,会不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会有那么一家企业站出来,研究发布一款purely for kids的社交软件?比如,是否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款儿童版微信?或者儿童版微博?在硬件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支持儿童化社交网络产品的今天,如何布局社交网络中的具体内容?未来的儿童社交网络是否又会有更多丰富的形式?这或许还需要行业内的先行者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编辑:志杰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