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授权展组委会主办的“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展览会”(简称“上海衍生品展”)将于2017年3月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届时将有300个知名动漫、影视、游戏品牌及玩具、幼教、母婴、食品、文具、数码、礼品等上万正版IP衍生品盛装亮相,同期举行的还包括上海国际学前教育装备及智慧教育展览会、上海国际玩具及母婴用品展览会、中国家电博览会、亚洲3D打印展览会等。
作为中国IP 衍生品交易展,本次展会旨在解决衍生品企业销售渠道的布局与拓展,助力IP价值变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迎蓝海 零售业遇新机
在当下火热的泛娱乐市场和“粉丝经济”中,传统的制造业寻求优质IP结合的商业模式相对来讲是一片蓝海,可待开发的空间非常大。目前国内传统制造业走到了十字路口,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下、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利润受到严重挤压。而传统的制造业在获得被消费者所认知的知名品牌授权后,凭借该品牌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营理念,可快速提升产品产品附加值。广东金添动漫投资有限公司是“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展览会”的参展商之一,在初创期间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产品毛利低下情况。通过品牌授权将食品增加动漫元素,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营业额逐年不断攀升,从初的2000多万元增至目前的1亿元左右,实现了“华丽的转身”。由此可见传统行业结合IP蕴藏着巨大的商业能量。
近年来,在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下,国内零售业发展增速趋缓,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变化冲击了传统的零售模式,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从10.8%跌落到负0.1%。伴随着泛娱乐衍生品行业备受市场热捧,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希望紧跟消费者的兴趣和爱好,亟待借力正版IP衍生品实现新一轮的突围,因此正版IP衍生品采购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5年衍生品全球零售额达到2517亿美元。从衍生品类型来看,娱乐/角色形象类(包括电影和电视节目)的衍生产品2015年创造了1132亿美元的收入,占全球特许商品销售额的45%。其中,玩具类衍生品收入达337亿美元(占总额的13.39%),仅次于服装类收入379亿美元,而时尚配饰类为285亿美元(11.3%)。
纵观国际衍生品市场,在美国,影视背后的衍生品收入高达电影票房总收入的70%,根据NPD Group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从好莱坞电影中衍生出来的玩具就卖出了57亿美元,这个数字是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85%。横向看中国,国内电影收入的90%甚至是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
单从电影来看,中国衍生品零售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吸引众多零售商跃跃欲试。
大平台的新玩法
“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展览会”负责人王斌介绍说,IP带有强大的粉丝效应,传统行业结合IP将带动新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红利,但如何利用IP引流客户从而为自身企业赢得利益,是这个市场在不断探索的方向。
为提高企业的参展效果,“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展览会”主办方表示,将依托自身强大的渠道商数据库,着重邀请沃尔玛、家乐福、永旺、反斗城、名创优品、爱婴岛、华润万家等商超/连锁机构;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1号店、易迅网、唯品会、凡客诚品、当当网等电商平台;中国银行、平安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礼赠品采购商;全国800余家漫展主办机构渠道前来参观采购,并为每一家展商提供精准的“一对一”商贸配对服务。
开年的狂欢
IP衍生品归根到底是面向受众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同样拥有商品所具备的五个自然要素:目标受众、品牌、产品、营销和渠道。作为中国IP 衍生品交易展,“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展览会”将以丰富的活动形式把衍生品的五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回馈给参展企业,届时将举行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高峰论坛暨渠道商交流酒会、第10届动漫IP授权洽谈会、第5届动漫衍生品创意设计研讨会、2017新品(专场)发布会等。
“2017上海国际IP衍生品展览会”致力于打造专业的衍生品交易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深化国内外IP衍生产业合作与交流,使各类衍生品的目标受众、品牌文化、产品特色、营销战略和渠道合作关系趋于清晰化和正规化,从而进一步挖掘IP衍生企业发展合作新动向,推动国内IP衍生产业快速发展。
2017年,IP衍生品市场格局空间如何?IP衍生品未来前景与趋势如何?如何实现跨界合作?请共同期待开年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