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母婴研究 > 正文

竞争热潮!中小企业发力品牌建设

2021-02-23 16:56   来源:EBH母婴时代

  新的一年,新的发展。对于奶粉行业来说,今年的目标就是在市场中保存份额,这对于中小品牌至关重要。因为奶粉市场的竞争激烈,将会继续淘汰尾部品牌。如何在在竞争中免于被淘汰的命运,是中小企业的竞争目标。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奶粉市场上的高铁、央视等媒体营销,就迎来了不少新面孔,中小企业也调整战略,进行品牌升级,发力品牌建设,布局高端品牌营销,从品牌宣传开始,开启应对行业洗牌的方式。

  01、中小品牌意识到危机

  如今奶粉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质资源和市场都向着大品牌企业靠拢,在有限的奶粉市场,中小企业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企业业绩不断下滑,两级分化严重,甚至面临着退市的危险,让中小品牌意识到生存危机。为了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企业主动发起进攻,从品牌建设做起,打响品牌竞争之战。

  去年,奶粉市场众多品牌发力品牌建设策略,高铁和央视广告等平台,迎来奶粉品牌的布局热潮。在这其中,不仅有大品牌频频亮相,更多的是中小品牌纷纷闪现,将产品营销推向新热潮。

  百跃、明一、羊滋滋、小羊妙可、美庐、百跃、红星美羚等中小品牌,以冠名高铁、上榜央视以及在热门高铁站等耀眼位置,推出企业的宣传广告,展现产品优势,争夺市场。形成一阵中小品牌媒体广告营销的热潮。

  众所周知,国内高端媒体的广告营销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但其影响力和效果,也非同凡响。其实,前几年也有中小品牌做高端媒体广告,但数量和体量不足以形成常态化的现象,但是这两年,中小品牌面临的压力增加,试图通过高端媒体投放广告,发力品牌建设,维持现有的市场。

  02、行业倒逼企业主动进攻

  随着新生儿出生率连年下降,奶粉行业进入饱和状态,竞争进一步加剧,促使行业集中度提高。再加上国家监管部门不时出台各种奶粉质量监管方案,导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行业洗牌随之加剧。

  大品牌还可凭借实力转型适应市场,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直接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在去年一年中,由于疫情的影响,奶粉市场已经有品牌被淘汰。有业内专家预测,在今年的竞争中,将会继续淘汰100多个品牌。中小企业已经走到了不变也得变的地步。

  对于经营多年的企业,中小品牌在危机中崛起求生。与其坐着被市场淘汰,不如主动发起进攻,转战成人奶粉市场或营养食品市场,在市场中求得一线生机。

  在这两年的奶粉市场中,对于以前很少接触,甚至不愿意去接触的高端媒体、电商和新媒体广告,此时主动布局,搭建品牌建设体系。实际上,中小品牌能够在奶粉市场经营多年,也是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现在利用高端媒体平台,向市场展示企业优势,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让中小企业在市场中激活,赢得转圜的机会,留出时间和机会去竞争。

  03、市场竞争优势

  国内奶粉市场上的中小品牌,不乏历史悠久的,甚至有些企业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经营。到现在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不乏知名品牌,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刻。遗憾的是,在新竞争环境的奶粉市场中,尤其是婴配粉市场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落后于后起品牌和进口品牌。

  现在的奶粉市场,除了知名的品牌之外,也流通着不少中小品牌的产品,在三四线以及县城村镇的货架上都能看到,不过是知名度不高而已。仍然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支撑着企业的营收。

  拥有此类产品的中小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奶粉市场上存活,必然有着独特的优势。

  再仔细观察,中小企业与市场热门品类产品相比,特征不够突出。比如以有机、A2、草饲等占据独有技术和奶源的产品。但品质都是符合国家婴配粉注册标准的,产品也经过多年市场的检验,其价格也很亲民,大多属于质优价廉,因此也会受到部分消费群体的认可。

  04、仍有突围机会

  目前奶粉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今非昔比,达到了历史阶段。中小品牌能否继续在市场竞争中留存,还要看企业的优势能发挥到何种程度,不仅中小品牌自己关注,整个奶粉市场也在关注中小品牌的发展走势。

  鉴于消费群体的变化,奶粉市场的变化也难以预测。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机会,这无关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历史长短。毕竟企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就是赢得市场的更好证明。

  其实中小品牌能够转型成功,关键的环节还在于自身。转变思想和市场认知,与优化产品、制定策略、团队营销同样重要。转变思想认知,意味着企业要快速与市场发展接轨,这也是一个综合、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

  企业只要发挥好产品差异化的优势,调整企业策略,重新调整营销渠道和团队,积极参与到主流消费群体常用的热门营销方式和平台中。抓住风口,还是有机会突围起飞,在行业淘汰赛中站稳脚跟,争夺市场机会。

标签奶粉
编辑:黎莉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